追寻侨史足迹 传承侨乡精神 ——明光路街道开展青少年社科普及主题活动

信息来源: 瑶海区 发布时间:2025-08-29 17:18 【字体:

8月28日上午,瑶海区商协会大厦前热闹非凡,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关工委携手“一束光”志愿服务队,带领辖区60余名青少年学生走进安徽侨史馆。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场开学前的参观,既是一次“行走的红色课堂”,也是一场贴近青少年的社科普及活动。

“大家仔细看这份1938年的侨胞捐款清单,上面每一笔数额背后,都是海外安徽人对祖国的牵挂。”讲解员手指展柜内的泛黄单据,向孩子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馆内展区里,从侨胞捐赠的军用望远镜、刊登抗日檄文的海外报纸,到还原侨胞组织募捐活动的场景模型,一个个实物、一幅幅图片,串联起安徽籍侨胞的抗战足迹。

战时期,数万安徽籍侨胞虽远隔重洋,却以多种方式投身救国:在东南亚,皖籍侨胞成立“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短短半年募集捐款超百万元;在欧洲,侨胞们奔走于各国议会,用事实揭露日军暴行,争取国际援助;更有不少侨胞舍弃海外家业,毅然回国加入抗日队伍,在前线浴血奋战。“原来爷爷说的‘侨胞千里送支援’不是传说,他们真的用行动守护了祖国!”12岁的陈同学眼神里满是敬佩。

此次参观不只是回顾历史,更是一堂生动的社科普及课。安徽侨史馆通过“历史+科普”的展陈方式,用漫画、互动屏幕等形式,向青少年讲解“侨胞”的定义、侨文化的内涵,以及侨胞在我国经济建设、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束光”志愿服务队全程陪伴孩子们参观,他们结合展品补充道:“这些侨胞不仅在抗战时挺身而出,现在还常常为家乡引才引智,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学生们围在互动屏前,查看现代安徽侨胞参与家乡建设的案例,对“侨”的认知从“历史里的人”变成了“身边的力量”。“以前不知道‘侨胞’是什么,现在明白了他们不管走多远,都记着家乡、想着祖国。”一位王同学说。

活动接近尾声,全椒路社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社区后续会继续围绕爱国思政教育,结合重要节点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既让青少年从红色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也通过讲述侨胞故事凝聚统战共识,让侨胞精神成为基层治理和文化传承的“软实力”。

                                                       吴月月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