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补齐“八块短板”(庐江)

信息来源: 庐江县 发布时间:2021-10-27 10:45 【字体:

乡村振兴,要补齐“八块短板”

 

中国关工委和省市县各级关工委都提出“关工助力乡村振兴”,这是由于关工性质决定的和时代的必然。那么各级关工如何“助力”呢?从哪些方面助力呢?笔者日前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形成文字,以供基层关工工作同志们参考。

走进农村,就会看到山清了,水绿了,路通了,村庄美了,地面干净了,主观或客观的异口同声的、发自内心的称赞:农村变美了,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美丽乡村”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归根于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惠民扶农、美丽(好)乡村建设、农村“三大革命”、民生工程、中心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旷世工程建设的成就。

然而,就整体来说,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时代的发展不协调、甚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特别是与“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尚有很大距离,随着中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各级政府已拿出方案和措施,紧锣密鼓的付诸实施。笔者从中拧出几个突出、具体的、也是刻不容缓、首当其冲的问题,进行剖析、分解,以期解决。

一是空心村整合。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和外出(进城)务工逐渐增多,农村常住在家寥寥无几。今年几次到一、两百人口的农村,大村庄半数是大门紧锁,一、两户小村庄屋前屋后杂草丛生,一看就是无人在家。村子里在家人数只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其余大都在城市买房、住居,最多也只是春节回来住几天,有的破房子已是几十年未住的危房了。

显然,随着“进城热”,“空心村”根本不会得到还原了。虽然近年来开展土地复垦,但村子里废墟、荒芜之地仍然较多,这既影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也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有关部门须进行调研、摸底,尽快拿出规划、撤并、整合的方法,逐步进行复垦和绿化。毋庸讳言,关工部门应予鼎力支持、配合。

二是网络、道路补足。近几年,农村电信、移动网络用户较多,而网络覆盖面(频率)较低,特别是丘陵地区,电信覆盖很差,有的在室内基本没有信号。笔者了解到,一位村民就此几次跟电信部门反映,得到回答是:电信塔需按照以前规划、桩头已满、光缆延伸成本太高、需省级出台相关措施才能解决。现在一个村民组何止10户、20户,试想,这种状况如果不乘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实现,何时得到解决?

关于道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公路村村通”基本得到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然而,由于没有实行村庄规划,农村基本上是散乱状况,“村村通”只通过村子中间,那么不在路边的住户,仍然是泥土灰尘或者简易石子路,有的村民组中间还没有水泥路或柏油路,群众总是期盼组组通、户户通,其实,乡村振兴战略,村子里的路无疑是主要一条。

这种状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规划先行、财政投资、分段实施、限期来解决,让每一个村庄像中心村的道路四通八达。

三是抛荒田(地)整治。农村生产责任制以后,田地成为农民致富的“抢手货”,没有丝毫空闲地。但随着粮价下跌、农民外出进城和产业结构调整,抛荒田(地)逐渐增多,尤其是塘坝库圩水涝地方,已是野草、杂树,一片荒芜。

这种情况,怎样解决?唯一的办法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考虑且去做,实行政府补贴,让农民或家庭农场主进行耕种。不能种粮食、经济作物的,应当绿化。认真看看,仔细想想,一个村民组、一个村、一个乡镇、一个县到一个省甚至全国,荒芜多少田地?!

有的地方,几亩几十亩以栽树为名,其实不见树苗,都是杂草,可以想象,这样“糊”的办法,我们是不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负责任?!作为关心下一代的关工部门也必须会同政府各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四是闲置资产至今荒废。5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都清楚,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粮油管理站(所)、供销社(站)、食品站相继解散,剩下一个大院子、几幢瓦房,虽然有人租住,但因都是瓦房,且院子里全是荒芜,有的房子半倒塌,已成废墟,由于产权关系,成了“不动产”,使所在小街不堪言状。

还有原六、七十年代建办的公社卫生院由于迁址,于是成了“无人无津”的“空闲地”。另外,前些年,由于农村进城,孩子在城里读书,村庄孩子已所剩无几,因此不少村小学已撤并,剩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教室、院墙原地“岿然不动”。坐落在哪个村子村庄,哪个村子村庄就是“原封不动”。

上述情况,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办法进行处理。想一想,农村就是“三胎化”,108年后,这些房子、教室还能用吗?!再从安全角度考虑,已是一个无形的安全隐患。有的还是凭人情关系,无偿被人使用、占用,引起群众不满。此事,既涉及国家财产,也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着手处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复垦成地,或者建办农村公益事业,或者租赁建办乡村企业。对此,关工部门当建言献策,力推其得到改变。

五是中小塘坝亟待治理。由于粮食价格一度偏低,加之农民工大量流出,农村农田基本都是家庭农场主选择便于耕种、管理的大面积农田经营,另外有些排灌、交通、土质等较差的农田已改为栽树或者旱粮,因此粮食面积从2010年起逐渐减少,据统计,现在粮食种植面积仅为1995年以前的一半。

粮食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减少用水,或者说农田灌溉用水很少,这样使农村的中小水库、塘、坝、堰得不到整理、维修和治理。加上近几年雨水频繁,冲击的大量泥土流入水库、塘、坝、堰,由此由淤泥滋生的野草和杂树,乱七八糟。这种情况,不仅减少其蓄水量,不利于抗旱排涝外,更给农村田地荒芜创造条件,也给推行的“库塘坝河长制”管理带来难度。

这种情况范围广,面积大,怎么办?办法是县乡须按照国家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坚持绿化生态、美化环境、美好乡村、乡村旅游、河(塘坝库偃)长制和蓄水灌溉、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进行整治,使荒芜杂物和堆积的泥沙得以整治。还可以结合水利兴修、“三线三边”或水资源治理,进行整治。

须知,此事非小事,塘坝河流得不到整治,不但影响水利民生,也严重影响乡村振兴的实现。因此非治不可,基层关工组织也义不容辞。

六是加大创业扶持。乡村振兴,发展经济尤为重要。而发展经济主要是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

在农村,最现实、最直接、最关键的就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等乡村企业。为此,一方面要政府引导、部门配合、注重人才,示范带动。社保、农村金融等部门要对创业贷款资金进行扶持,农业、科技(协、普)等部门要对创业者进行技术指导,教育、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要对创业者子女就学进行关爱。另外,在创业中,要发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的作用,不要好高骛远,要有“小产业大文章”的理念,因地制宜,脚踏实地,选择和从事见效快、成本低家庭作坊、个私企业。

与此同时,要注重环保生态,如农作物秸秆、养殖业禽畜粪便等环境卫生和建筑施工、加工厂等安全生产方面,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要经济发展,更要环境美好,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基层关工要像助力脱贫攻坚一样,参与扶持。

七是文化设施补足。近年来,随着农村美好乡村、乡村旅游和中心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设施得到较好的发展,如村居农家(关爱)书屋、乡村大舞台、文化墙宣传标语、道路文化标志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使农村文化设施得到较好发展。

但是,应该看到,大部分村庄文化设施几乎为零,这与乡村振兴是存在很大距离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文化大繁荣”,显然包括乡村文化。去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无疑,乡村文化占有相当比例。

有鉴于此,农村应当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如每个村民组或大的村庄要有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法制宣教室、关爱帮教室等,做到党建、普法、关工有阵地。同时,还要进行评选“文明户”、“示范户”、“文明家庭”、“光荣之家”等荣誉家庭建设。此外,每个村庄都要有文化墙、大喇叭、固定宣传标语,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及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基层关工组织要从关爱老人、关心下一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主动配合,积极支持。

八是村民道德水准提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中央还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是全体公民尤其是农村群众必须大力普及和加强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此,县、镇、村居要按时印发宣传材料,并利用党(支部)小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大力营造学习政策、遵纪守法、科技助农、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老爱亲、讲究卫生、劳动致富等的良好氛围。

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贵在补好上述八个短板。因此补好上述八个短板乃当务之急。各地农村应该深入研究,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调研,认真规划,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逐个解决。基层关工委及广大“五老”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优势,融入到乡村振兴的革命队伍中,用心用力、用情用意出力、助力。同时,农村“两代表一委员”、党团员等先进分子要积极主动站在乡村振兴的前列,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中,艰苦奋斗,补好“短板”,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农村美好。

                                 章祖文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