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这个承载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肥西县关工委润蕾报告团走进上派学区中心学校,为五年级学生开展《忆峥嵘岁月,传红色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由肥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关工委润蕾报告团、上派镇关工委联合主办,上派学区中心学校关工委承办,旨在以抗战历史为纽带,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宣讲中,主讲人周本华以深情语调开启历史回溯:“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同胞被迫流亡,十四年艰苦抗战自此拉开序幕。” 他结合史料,用 “沦陷区孩子的家书”“铁路工人冒死传情报” 等鲜活片段,将抗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抗战的历程,转化为可感的场景,让学生直观体会国家危局与民族苦难。
谈及东北抗联,周本华语气凝重:“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极寒中,抗联战士缺衣少食、装备简陋,却用冻裂的双手握着武器,与日军殊死搏斗。” 他阐释,这支队伍牵制数十万日军,打破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妄想,以鲜血点燃东北抗日烽火,为全国抗战胜利筑牢根基。
聚焦杨靖宇等烈士事迹时,周本华的讲述直击人心:“杨靖宇将军在粮食断绝时,以草根、树皮、棉絮充饥,面对诱降毫不动摇。日军剖开他的腹部,只见未消化的草木纤维,连敌人都为之震撼。” 讲到动情处,他声音哽咽,台下学生纷纷红了眼眶,悄悄拭去泪水,英雄的抗争精神深深触动人心。
为让宣讲更具感染力,周本华融入互动环节。他带领师生齐唱《松花江上》,悲怆歌声道尽东北同胞的故土之思;随后,《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响起,师生挺直腰板、神情肃穆,铿锵歌声里满是爱国情怀与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现场掌声不断。
互动提问环节更显热烈。“抗联战士靠什么在严寒中坚持战斗?” 问题抛出,教室瞬间沸腾。学生们争相举手,后排同学起身探头,前排同学踮脚挥臂,生怕被错过。被点名的男生攥紧拳头,红着脸坚定回答:“靠赶走侵略者、让百姓过好日子的信念!就像杨靖宇将军,宁吃草根也不低头!” 另一名女生稍作思索,带着哽咽说:“我学到了勇敢和爱国,以后遇困难不放弃,好好读书保卫祖国!” 每一次回答后,周本华都带头鼓掌,掌声中既有对学生的肯定,更有对英雄的崇敬。
活动尾声,上派学区中心学校关工委负责人表示,“九一八” 当天的宣讲意义特殊,既让学生读懂抗战历史与英雄事迹,更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以奋斗传承抗战精神。
此次宣讲宛如一堂 “行走的思政课”,以生动形式让红色抗战精神走进校园。学生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英雄为榜样,用勤奋学习、奋勇拼搏的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学校关工委 邵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