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退休了,离开了我站了39年的最心爱的讲台,如今已整整十年了!
刚退休那段时间,我的心里空落落的,时不时地要到办公室里去转转,到教室门前去看看,甚至有几回做梦还在与老师们交谈,还在教室上课,还在给同学们分发试卷……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校刊《芳草》上,题目叫《教书一生,幸福一生;如有来生,还当老师》,不想,这篇文章让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看到了,他们说很受感动,热情邀请我到学校关工委工作,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我高兴得了不得,决心要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在助力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岗位成才,引领青少年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工作中,我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青年教师多,他们好学上进,岗位成才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便主动与他们走到一起,无论是他们的演讲、征文、教学比赛,还是职称晋级,我都毫无保留地献计献策,达成所愿。
曹老师是一位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心理咨询老师,胆子小,上课打不开局面,我便鼓励她参加演讲比赛,并且手把手地教她。后来,她在参加县做“四有好老师”的演讲比赛中荣获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她逢人便说:“李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演讲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了我登台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张老师是一位体育老师,在晋升高级职称申报时担心室内体育理论课出不了彩,我便立马到几位资深体育老师那里去请教后走进了他的课堂,当了一回成功的“参谋”。
温同学身患重病,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主动找到她,安慰她,并写文章宣传她战胜病魔快乐学习的动人事迹,她始终没有倒下,并且当选为合肥市“十佳中学生”。
丁同学参加安徽省机器人比赛获得一等奖和“肥东县首届科技县长奖”,在颁奖仪式前,上级领导要求他“要一展演讲才能,体现综合素质的风采”。我便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辅导他写演讲稿和登台演讲的技巧,后来,他终于不负众望,获得高度赞扬。
作为一名学校关工人,做好薪火相传工作非常重要。
2018年,是撮镇中学创办60周年年份,我在撮镇中学当班主任的第一届(1999届)高三(6)班(曾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称号)的同学们要为母校送一份礼物,师生们一合计,决定以“尊师、重教、爱校、奋斗、传承”为主题编著一部《在撮镇中学读书的日子里》献给母校,一部满满撮镇中学师生情怀的大书发行3000多册,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走进县关工委新时代“五老”报告团和教体局“老骥教育讲堂”做宣讲活动,我收获了极其丰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近几年,我已先后到过全县10多所学校和10多个乡镇、社区,做过近30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报告,“安徽省关工委文化教育先进个人”、“合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宣讲员”、“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关工委指导专家”等荣誉称号,特别是我们的“老骥教育讲堂”荣获“合肥市金牌志愿服务项目”、“合肥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以及我和另一位老师编著的《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困惑与出路新探》和《立德树人与孝道文化》两部书在省内外出版发行,都给了我莫大的欣慰和自豪,更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激情!
十年来,走进关工委,作为一名关工人,我深深觉得我的教育生涯正在延长,我又走进了另一个春天!值此人生的最后阶段,我要百倍努力,发奋工作,再燃红烛,再发新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我们党的教育事业继续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肥东县撮镇中学关工委 李道宏